什么是正反版、左右輪和天地輪?
正反版:一張單張卡有AB兩面,A和B各分開排一塊版為正反版;
左右輪: A左B右共排一塊版為左右輪;
天地輪:A上B下共排一塊版的天地輪;
或者:
1正反版是說兩副版子,一副都是正面,反之....
2.左右輪也叫自翻版,一副版子,紙張左右翻。
3.天地輪,紙張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頭對頭或者腳對腳。
習慣說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滾翻身的區(qū)別。
拼版與合開
我們在工作中不會總是做16K、8K 等等正規(guī)開數(shù)的印刷品,特別是包裝盒、小卡片(合格證)等常常是不合開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在拼版的時候注意盡可能把成品放在合適的紙張開度范圍內(nèi),以節(jié)約成本。
1、下面先介紹正規(guī)的拼版 以大度16K封面為例:根據(jù)印刷的需要(比如數(shù)量)以及印刷廠設備的限制8K機、4K機、對開機、全張機的不同,我們拼版的時候也要按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調(diào)整,一般拼8K或4K就足夠用了,因為在對開和全開的印刷機上可以用套曬、拼曬,并通過自翻身或正反印來解決。
拼8K版(肩并肩),拼4K版(頭對頭), 出血邊均為3mm。
2、單頁形式的印刷品 拼版時中間(垂直中線)拼接部分留6毫米出血邊,即每個單頁四邊均留3mm出血(需要切兩刀)。
說明:如果你做的印刷品沒有出血的圖片、底紋,或完全是一色底紋等,可以按中間一刀切的方法拼版即可。
3、封套的拼版 一般制作的時候,我們習慣把封套連同“舌頭”拼在 一起,這種做法比較費紙(有一塊空白沒有利用),但圖案連續(xù)性好。 還有一種方法是封面歸封面,“舌頭”單獨做,這樣做省紙,但多一道“糊工”,即在成品時多刮一次膠(或多貼一道雙面膠帶)。
4、包裝盒拼版 盡量在合開的前提下,把拼版工作做到最緊湊,但包裝盒牽涉的后道工藝比較多,軋盒(切出邊緣并壓折痕線)是最關鍵的,這時需要注意拼版時最近的兩個邊線間距不小于 3mm,否則在排刀版的時候會很麻煩,以至于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
5、吊牌類卡片及不干膠等
很煩人的東西。不過沒什么難度,要細心,計算好尺寸。分三類:
(1) 一刀切(不出血),與名片類似,整體最外邊緣需要出血。
(2) 兩刀切(含出血)。
(3) 軋盒、打孔、圓角(需要排刀版,拼法同2)。
(4) 混拼類,在需要數(shù)量成比例的情況下,可以在合開版面內(nèi)混拼。
6、折頁
看需要8P一貼還是16P一貼,一般來說8P一貼的常常用無線膠訂的方式,16P一貼的往往是鎖線訂裝(大型畫冊)。
畫冊、書籍的P數(shù)一般都是4的倍數(shù),所以,我們在做折頁樣的時候,往往只要做一種(主要貼)到兩種(特殊貼)就足夠了。
在正常折頁的時候,記住一點,不論你怎么折,右下角為第一頁。
7、裝訂
一般分騎馬訂、平訂、鎖線膠訂、無線膠訂。
我們常見的雜志類都采用騎馬訂;線裝書類、鐵絲裝類屬于平訂;鎖線膠訂常用于大型畫冊,牢固,但裝訂速度慢;無線膠訂常用于高檔小型畫冊,過厚的書在多次翻折后易脫膠。